“十五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政策制定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核心部委主导,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2024年11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将5G基站、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纳入新型基建核心范畴,并提出“到2030年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的长期目标。政策源头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强调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政策核心条文围绕三大方向展开:一是技术融合,要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重点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等数据共享;二是场景创新,提出“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涵盖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领域的物联设备升级,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城市道路协同发展;三是区域协同,强调“完善‘东数西算’骨干直联网络”,通过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平台,推动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智能算力共建共享。
地方政策呈现“差异化+特色化”特征。东部地区如上海、广东,聚焦“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建设,开展5G通感基站部署与卫星量子通信组网;中西部地区如贵州、宁夏,深化“绿电赋能”模式,打造直供电数据中心集群。例如,贵州出台《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明确“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推动数据中心与本地电力、气候资源联动,形成低成本算力优势。
新型基础设施行业机会分析
技术驱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基础设施形态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推动基础设施从“物理载体”向“数字平台”转型。5G基站建设不仅提升网络覆盖质量,更通过低时延、高带宽特性,支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的实时交互需求。人工智能在基础设施运维中的应用,如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显著提升安全隐患预警能力。区块链技术则通过数据不可篡改特性,保障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数据安全性。
需求驱动:城市安全韧性提升催生新市场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对安全韧性的需求日益迫切。政策要求“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直接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市场扩容。例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物联设备安装、老旧小区供水供电系统的数字化升级,均成为刚性需求。此外,智能网联汽车与城市道路的协同发展,带动路侧单元(RSU)、高精度地图等细分市场增长。
产业链环节:全链条机会从硬件到服务
新型基建产业链覆盖“硬件制造-平台建设-场景应用-运营服务”全环节。硬件环节,5G基站、数据中心服务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需求持续增长;平台环节,CIM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推动地理信息、云计算等企业技术迭代;应用环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社区等场景的落地,催生系统集成、数据分析等服务业态;运营环节,数据中心运维、智能网联汽车充电服务等后市场服务需求旺盛。
市场机会点:细分领域涌现增量空间
具体机会点包括:一是智能建造领域,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与机器人施工的结合,推动建筑业工业化转型;二是数字家庭领域,智能家居设备与住宅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系统的融合,满足居民安全监测需求;三是应急物流领域,城市应急物资中转设施的规划布局,提升极端天气下的物资保障能力。
市场前景:万亿级市场持续扩容
新型基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其市场前景与数字化转型深度绑定。政策要求“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推动基础设施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升级。预计到2030年,新型基建将形成覆盖交通、能源、城市、产业、安全五大领域的现代化体系,带动万亿级投资规模,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新型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创业分析
切入点选择:聚焦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
投资创业需紧扣“技术融合+场景落地”双主线。技术层面,可优先布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等交叉领域,例如开发基于AI的市政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系统;场景层面,可聚焦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民生领域,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嵌入智能安防、环境监测设备。此外,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智能网联汽车充电网络建设等细分赛道,亦存在低竞争、高需求的窗口期。
商业模式:从项目制到平台化运营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版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显示分析,传统项目制模式(如单一基站建设)利润空间有限,需向平台化运营转型。例如,构建城市级CIM平台,通过数据服务、场景订阅实现长期收益;或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向车企提供路测数据、仿真服务。此外,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模式的推广,为数据中心、充电桩等重资产项目提供退出路径,降低投资风险。
风险控制:技术迭代与政策合规并重
技术迭代风险需通过“动态优化机制”应对,例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芯片国产化率、算力利用率等核心指标的跟踪体系,及时调整技术路线。政策合规风险需强化顶层设计,例如在数据采集、使用环节,严格遵循《数据安全法》要求,避免因数据泄露引发法律纠纷。此外,需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政策,避免过度依赖财政补贴。
发展路径:从区域试点到全国复制
初期可选择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需求明确的区域试点,例如在长三角、粤港澳等经济活跃地区布局智能算力中心;中期通过标准化产品、模块化方案,实现跨区域复制,例如将上海5G通感基站部署经验推广至中西部城市;长期需构建“技术+资本+生态”协同体系,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全国性布局。
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及定制化战略规划方案,请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