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LFP)电池凭借安全性高、成本低、循环寿命长以及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已成为中国储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随着技术迭代(CTP、刀片电池、OS电池等)和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2023 年中国 LFP 电池产量、销量、装车量均实现了大幅提升,行业规模与竞争力同步扩大,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LFP 电池的成本构成以正极材料为主,约占整体成本的 37.49%,显示出正极材料价格波动对整车成本的显著影响。负极材料和铜箔分别占 11.37% 与 10.88%,在材料成本中位居第二、第三位。电解液与隔膜的成本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 8.76% 与 2.32%,说明在成本控制上,提升正极材料的供应链效率和降低铜箔采购成本是降低整车成本的关键突破口。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显示,2023 年,中国 LFP 电池累计产量达到 531.4 GWh,同比增长 59.87%,呈现出高速扩张的态势。产量的快速提升得益于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进步以及政策对新能源的扶持。产能的持续扩大为储能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充足的电池供应,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 LFP 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同年,国内 LFP 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 365.2 GWh,同比增长 34.76%。技术创新(如 CTP、刀片电池、OS 电池)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推动了销量的稳步提升。销量的增长不仅反映了终端需求的旺盛,也说明了 LFP 电池在动力电池格局中的份额正在快速扩大。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2023 年,中国 LFP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 261.0 GWh,占动力电池总装车量的 67.3%,同比增长 42.1%。装车量的提升体现了 LFP 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中的渗透率显著提升,尤其在成本敏感的中低价位车型中得到广泛采用。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加速,LFP 电池的装车比例有望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欲了解磷酸铁锂电池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