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辉同行”的直播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确实对“问界”等商标转让给赛力斯的原因进行了回应。
一、商标转让的原因
核心原因:国家法规要求
余承东表示,“问界”等品牌现在以很低的价格就给了赛力斯,主要是因为国家法规要求品牌商和生产商必须合一,即这个品牌必须由生产厂商拥有。他指出,这一规定在国内较为严格,而国外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二、华为对问界的投入与品牌价值
高投入:余承东强调,华为对问界品牌的投入非常大,这个品牌的价值至少在上百亿元以上。他提到,连“AITO”这个名字都已经转给了赛力斯,这是一个以AI开头的、在全球注册难度很大的四字母品牌,华为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转让的商标与专利
根据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拟收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持有的已注册或申请中的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收购价款合计25亿元。
四、华为的未来定位与对赛力斯的支持
华为表示,尽管将问界等商标转让给了赛力斯,但华为将继续支持赛力斯造好问界、卖好问界。华为一贯坚持不造车的战略定位,而是利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持续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双方将在原合作框架不变的前提下,继续联合设计、联合营销,为用户提供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和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共同实现商业成功。
五、市场反应与评估价值
赛力斯方面表示,此次转让并不影响双方的合作。然而,市场对此次转让的反应较为关注,因为根据中京民信资产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华为所持有的这些商标和专利的市场价值高达102.33亿元,而最终转让价格仅为25亿元。
华为将“问界”等商标转让给赛力斯主要是出于对国家法规的遵守,并继续坚持其不造车的战略定位。尽管转让价格相对较低,但华为对问界品牌的投入和期望仍然很高,并将继续支持赛力斯的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上游: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等的设计和制造。其中,感知系统包含摄像头、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决策系统则涉及计算平台、芯片、操作系统、算法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些上游环节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在上游环节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国内企业如华为、地平线等已经在芯片、操作系统、算法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随着5G、A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上游环节的技术创新也在加速推进,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下游:
下游环节主要包括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出行服务、物流服务等的应用和运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游市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例如,智能驾驶舱可以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等多个领域;出行服务和物流服务则可以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运营模式。
目前,下游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和普及。同时,政府也在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例如,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建设自动驾驶示范区,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截至2022年1-11月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129.2万辆,同比增长11.50%。全球汽车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2021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达到5830万辆,2016-2021年CAGR为50.70%。
2023年4月18日,2022 年度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创新项目成果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布,百度智行获得上海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通知书,正式在嘉定区启动智能网联出租示范运营。
2023年5月15日,由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联合行业编制的《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与最佳实践(2022年)》发布。
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重庆处于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第一梯队。2024年2月26日,天津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线路在天津宝坻区正式开通,线路在车路云协同、开放道路驾驶、网联云控式智能驾驶(L2+/L4)等方面在全国取得领先。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首先,在政策层面,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积极推动相关测试示范和法规政策的制定。例如,我国已实行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并在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此外,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具体的法规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其次,在技术层面,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智能网联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5G、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者,在市场层面,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接受度的逐渐增高,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2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达到了1209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152亿元。
此外,在产业链方面,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上游企业如华为、地平线等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下游企业则通过推出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然而,尽管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技术标准的制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等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仍需要在技术、政策、市场等多个方面持续努力,以推动其健康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未来,行业内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形成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同时,随着新兴科技公司的加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和前景看起来非常有希望,但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