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装备是指为铁路运输提供各类装备和设施的生产和服务行业的总称。这个领域涵盖了从研发、制造、销售到维护等一系列活动,旨在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铁路装备行业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安全保障、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等多种机电装备。这些装备共同构成了铁路系统的核心部分,保障了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靠。
市场需求是铁路装备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全国拥有铁路机车2.24万台,比上年末增加0.02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78万台、电力机车1.46万台。拥有铁路客车7.8万辆、增加0.1万辆,其中动车组4427标准组、35416辆,分别增加209标准组、1674辆。拥有铁路货车100.7万辆、增加1.1万辆。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铁路行业尤其是对高速铁路的投资力度,铁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且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截至202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5万公里。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3%,电化率为75.2%。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1公里/万平方公里。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3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拐点向上,轨交装备需求复苏持续,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投资拉动作用显著。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国家铁路局与国铁集团联合制定的铁路行业技术标准,构成了铁路专用产品市场准入的基本门槛,它们紧密契合我国铁路运营的实际需求,着重突出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作为核心技术要求。这些标准不仅详尽地界定了质量性能的关键指标,还规范了试验与检验的科学方法,为提升铁路产品质量、筑牢铁路安全运营的基石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些技术标准全方位覆盖了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能效提升以及综合交通兼容性等多维度要求,确保了铁路建设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和产品均能达到高标准、严要求。它们作为铁路工程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权威参照,为行业内外提供了客观、公正且科学的评价依据,有效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引导铁路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铁路装备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中国中车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其铁路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据重要比例。此外,新筑股份、辉煌科技、科安达等企业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
国家对铁路建设的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为铁路装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为铁路装备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智能化将是未来铁路装备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等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随着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铁路装备行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将不断提升。这将有助于中国铁路装备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