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信息化行业是指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实现军事上的需求,改善武器装备情况,加快信息贮存和处理速度,提高军事补给能力,从而增强军事对抗实力的一系列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工信息化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发展而建设的国防信息体系,其目标是为实现军队的全面信息化,提高军队核心战斗力。军队通过信息化的整合实现目标探测跟踪、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战场防护和毁伤评估功能一体化,以及联合指挥中心和各军种之间的作战组织一体化。军工信息化产业链主要包括雷达、卫星导航、信息安全、军工通信与军工电子五大领域,主要由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化杀伤武器、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
军工信息产业主要分为电子装备产业和指控通信及遥测导航产业。两者构成了军工信息化的主要产业。电子装备产业主要由雷达与电子对抗、光学与红外以及声呐与电子对抗组成,指挥通信及遥测导航产业主要由指挥控制通信、导航定位、遥感遥测以及其他组成,两者是当今国防信息化的主要力量。
军工信息化产业链由上游零部件制造商和研究所、中游产品制造商以及下游客户构成。上游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专注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电子元器件性能直接决定相关产品的使用场景;研究所专注
于最新科技和理论的发展研究,其科研能力的强弱决定相关产品是否能在日益严峻的局势下完成相关任务,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和研究所是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根基;中游制造商参与系统及终端产品的研究,为下游客户提供相应的军用通信产品,是整个产业链的重要连接部分;下游客户对产品要求高,需要产品完成特定环境下的任务行动,为整个产业链提供发展动力,三方都是我国国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军工通信、电子对抗、卫星互联网、数据链等,将成为我国军事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领域。新兴领域科技力量正重塑战争面貌和作战模式,战争的智能化特征凸显,日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我国武器装备与军队也将顺应趋势,把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作为战斗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军队改革以及武器装备升级有望推动军事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
可以看到,军工行业经过了2020年至2022年的较快增长后,2023年细分领域业绩差异明显,结构分化加剧。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与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新域新质作战领域或将产生较多投资机会。
随着2023年报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的持续披露,板块的业绩压力正在持续释放。此外,随着多家央企军工集团管理层调整到位,军工板块需求有望复苏,板块投资情绪或将改善。华泰证券分析师李聪指出,从军工信息化角度来看,不仅科技属性强,始终有新技术应用,而且还受到国产化率提升的拉动。建议投资者关注航天电器、天奥电子、臻镭科技、铖昌科技、振华风光、紫光国微、中航高科等。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决定了该地区的信息化市场需求。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化建设步伐较快;中西部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较低,但信息化需求与发展潜力较东部地区更大,发展速度较快。因此,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国防信息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规范和支持民营参与特种行业,促进了特种行业的快速进步与技术革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特种领域与民品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健全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立法。特种行业规划的提出为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的改革理念提供了政策支撑,为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