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IT(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HIT)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进而提高医疗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它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疗IT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医疗IT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变革。这些技术将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推动医疗服务的全面升级。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例如,《“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等文件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2023年中国医疗IT应用市场的规模达到了1285.2亿元人民币,并且以高达15.1%的增速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和增长潜力。
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推动方式已逐渐从依赖政府的直接督促或指导,转变为采用“以评促建”的新模式。这一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医疗机构在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面的进步。截至2022年,国内已经有321家三级医院成功通过电子病历五级及以上级别的评审,与2017年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263家,显示出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显著成效和快速发展态势。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全面升级和转型。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智能血糖仪、血压计等已成为市场新宠,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生理数据,并通过无线技术传输至云端,为医生提供远程监控与管理的可能。在医院核心系统市场中,卫宁健康、东软集团、创业慧康等企业占据领先地位。同时,以阿里、平安、百度、京东为代表的大数据模型企业也在AI医疗领域加大了布局力度。随着医疗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应用,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电子病历与数据中心等核心领域的深化发展预期将引领医疗IT行业步入复苏轨道,推动订单量及业绩逐步回升。随着需求端对产品性能与技术实力的日益关注,医疗IT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望加速优化,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包括基于医院信息平台整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推进医院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鼓励医院信息系统云上部署,以及支持将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医疗机构和患者对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这将推动医疗IT市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医疗IT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同质化问题将得到解决,开源及垂类小模型将成为主流。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依然是中国医疗IT应用市场的主旋律,预计到2026年,中国医疗IT应用市场将达到1957.9亿元的规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