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市场需求推动了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包括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
环境金融,也称为绿色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为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降低污染和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寻找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成为了全球的共同目标。环境金融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CBI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绿色债券、社会和可持续债券筹资总额达到2730亿美元,其中,绿色债券发行量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43%至1959亿美元,预计今年全年绿色债券发行总额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
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将持续增长。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将不断加强,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跨境发行和投资,促进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的融合和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根据万得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74万亿元,存量规模2.04万亿元。仅6月,中国境内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就达515.03亿元,二级市场交易规模达1342.44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的发行量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绿色信贷在银行业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在绿色融资领域,能源与交通等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发行方面,数量达到了新冠疫情以来的新高点。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发行量也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环境金融行业未来市场前瞻
环境金融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并呈现出持续增长和创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设立绿色基金、推动绿色债券发行等。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进一步发布指导意见,要求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为商业银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创新,为环境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