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钢铁需求将温和反弹,行业有望触底回升开启新机遇
2025年10月15日 | 浏览量:6564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球钢铁市场正迎来关键转折点。世界钢铁协会最新发布的2025-2026年钢铁短期需求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钢铁需求将与2024年持平,2026年将温和反弹1.3%。这一预测无疑为长期处于下行通道的钢铁行业注入了积极信号,再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钢铁行业有望触底回升,行业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
全球钢铁需求展望:2026年温和反弹
10月14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了最新版(2025-2026年)钢铁短期需求预测报告(SRO)。该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与2024年持平,达到约17.5亿吨,中国钢铁需求将继续下降,降幅约为2.0%;2026年全球钢铁需求将温和反弹1.3%,达到17.72亿吨。
2026年的增长预期得到多个区域性强劲趋势的共同推动。预计中国钢铁需求的下降势头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印度、越南、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发展中经济体将强劲增长,欧洲钢铁需求将迎来期待已久的恢复性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钢铁行业需求有望逐步触底。供给端即便不考虑供给政策,目前行业亏损时间已经较长,供给的市场化出清已开始出现,预期钢铁行业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而若供给政策落地,行业供给的收缩速度更快,行业上行的进展将更快展开。
政策驱动:稳增长方案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稳增长方案的出台也为钢铁行业带来了政策驱动。为应对行业长期下行压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于2025年9月22日联合印发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行业发展目标:2025年到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这一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明确提出了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进工艺设备更新、推进工艺设备更新等多条举措,以提升钢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对此,信达证券认为,虽然钢铁行业现阶段面临供需矛盾突出等困扰,行业利润整体下行,但伴随系列“稳增长”政策纵深推进,钢铁需求总量有望在房地产筑底企稳、基建投资稳中有增、制造业持续发展、钢铁出口高位等支撑下保持平稳甚至边际略增,反观平控政策预期下钢铁供给总量趋紧且产业集中度持续趋强,钢铁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平稳。与此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宏观趋势下,特别是受益于能源周期、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的高壁垒高附加值的高端钢材有望充分受益。总体上,未来钢铁行业产业格局有望稳中趋好,叠加当前部分公司已经处于价值低估区域,现阶段仍具结构性投资机遇,尤其是拥有较高毛利率水平的优特钢企业和成本管控力度强、具备规模效应的龙头钢企,未来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部分钢铁企业已率先迎来复苏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收盘,钢铁行业指数2025年以来累计上涨了24.26%。个股方面,武进不锈股价年内涨幅居首,高达119.91%,柳钢股份、杭钢股份、广大特材、银龙股份、法尔胜等紧随其后,涨幅均超50%。
武进不锈主营业务为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管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用不锈钢无缝管、工业用不锈钢焊接管、钢制管件和法兰等,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设备制造以及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
机构关注度方面,凌钢股份、本钢板材、鞍钢股份最受机构青睐,9月以来均接待超20家机构调研,具体数量分别为26家、25家和24家。
业绩方面,据了解,目前已有山东钢铁、重庆钢铁、广大特材三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广大特材预增,山东钢铁扭亏,重庆钢铁大幅减亏。
具体来看,广大特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1.69亿元左右,同比增加213.92%左右。
对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该公司表示,前三季度公司下游所属行业需求整体向好,营销部门积极拓展客户订单,公司合力保交付,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25.04%左右。同时,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适时优化内部产品结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使得整体毛利率得到较好的修复,盈利能力得以增强。此外,风电齿轮箱零部件和海上风电铸件等募投项目的效益显现。
山东钢铁预计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利润总额6.32亿元左右(上年同期为-1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利约21.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左右(上年同期为-14.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利约15.91亿元。
山东钢铁表示,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突出价值创造,深化变革求生,抓两头控中间,提效率、降成本、抓协同,生产运行稳中提质;深化算账经营,抓实三级成本管控,吨钢降本达到60元以上;持续强化产品经营,创新经营体运行机制,产销研高效协同,购销两端持续发力,购销差价较去年提升200元/吨以上。
重庆钢铁则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至-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亏11.2亿元至11.4亿元。公告显示,该公司实现大幅减亏的主要原因在于“采购降本”与“销售增利”双向赋能,显著改善了盈利能力,以及“成本压降”与“效率提升”双轨并行,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本文来源:资讯纵横网
本文地址:https://mgisk.com/post/37360.html
关注我们:微信搜索“xiaoqihvlove”添加我为好友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注明,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