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言
中国口腔护理行业正经历从“基础清洁”向“健康管理”的深度转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健康意识觉醒以及消费代际更替,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单一功能延伸至预防、治疗、美学的全周期管理。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健康中国战略驱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国家政策对口腔护理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2022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提出,将儿童涂氟、窝沟封闭等预防性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推动口腔健康管理关口前移。2025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口腔服务覆盖率显著提升,带动专业护理产品需求增长。此外,医保政策逐步向预防性护理倾斜,例如部分地区试点将洁牙、涂氟等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进一步降低消费者预防成本,为行业扩容提供政策红利。
(二)经济环境:消费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双轮驱动
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推动口腔护理消费从“基础需求”向“品质升级”转变。年轻群体(18-35岁)成为消费主力军,其成长于数字化时代,对口腔健康的认知从“牙齿清洁”延伸至“全身健康关联”,愿意为个性化、科技化产品支付溢价。同时,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银发群体对种植牙、义齿护理等细分领域需求激增。双重需求叠加下,口腔护理行业正从“小品类”进化为“大健康”核心赛道。
(三)社会环境:健康意识觉醒催生预防性消费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显示: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口腔健康作为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消费者通过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牙线等手段降低疾病风险,预防理念深入人心。企业亦顺应趋势推出“订阅制”护理服务,定期配送牙刷头、漱口水等消耗品,培养用户预防习惯。此外,口腔美学需求崛起,牙齿美白、隐形正畸等项目从医疗行为转变为消费升级选择,推动行业向“预防-治疗-美容”一体化解决方案升级。
(四)技术环境:科技融合重塑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
科技与口腔护理的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电动牙刷从基础振动升级为压力感应、刷牙模式定制的智能终端;冲牙器通过微气泡技术实现深层清洁;智能镜检设备可实时监测牙菌斑、牙龈出血等指标,生成健康报告。生物技术方面,益生菌牙膏通过调节口腔菌群平衡预防龋齿,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用于牙釉质修复,纳米银离子技术实现长效抗菌。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溯源、虚拟现实(VR)远程诊疗等,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效率与用户体验。
(一)需求端:精细化、个性化、场景化需求爆发
消费者需求呈现四大趋势:
精细化分龄分症护理:儿童市场聚焦防蛀、护龈功能,推出趣味包装和低氟配方;成人市场细分出敏感牙齿、正畸护理、烟渍清洁等场景化产品;老年市场侧重义齿清洁、牙周护理等刚需。
科技化与智能化升级:智能牙刷、冲牙器等硬件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者通过APP收集刷牙数据,联合口腔诊所获取个性化建议。
预防性消费常态化: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医疗级护理产品成为主流,企业通过“护理保险”覆盖洁牙、涂氟等项目,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美学需求驱动消费升级:牙齿美白、隐形正畸等项目需求旺盛,消费者将洁白整齐的牙齿视为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供给端:本土品牌突围与生态化竞争
市场集中度提升:外资品牌凭借技术积累占据高端市场,本土品牌通过性价比优势和渠道下沉主导中端市场。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份额,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如孕妇护理、运动后清洁)寻求差异化竞争。
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头部企业建立自有研发中心,布局原料生产基地,实现从代工生产向自主创新转型。例如,刷毛材料领域开发超细软毛、抗菌刷毛;电动牙刷电机领域突破降噪、长续航技术瓶颈。
全渠道布局深化: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攀升,直播电商、社交裂变营销成为增长新引擎;线下渠道聚焦体验式消费,开设口腔护理专卖店、快闪店,提供免费检测、个性化咨询等服务。
(一)竞争格局:外资与本土品牌博弈加剧
外资品牌(如高露洁、佳洁士、欧乐-B)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在电动牙刷、冲牙器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土品牌(如云南白药、舒客、冷酸灵)通过药护结合理念、性价比优势和渠道下沉,在基础护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新兴品牌(如usmile)以设计创新与数字化营销策略快速崛起,在电动牙刷领域占据市场份额前三。
(二)竞争策略:从产品竞争到生态竞争
头部企业通过构建“硬件+服务+数据”生态体系,提供从家用护理到专业诊疗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例如,电动牙刷企业拓展至口腔健康管理平台,联合诊所提供个性化建议;漱口水品牌开发“订阅制”服务,定期配送产品并跟踪使用效果。此外,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口腔护理与医美、营养健康等领域结合,催生新的增长极。
(一)科技化与智能化持续深化
智能硬件与生物材料的创新红利将进一步释放。电动牙刷、冲牙器等设备搭载AI算法,实现压力感应、刷牙模式定制;生物活性材料(如牙釉质修复剂、抗菌涂层)赋予产品医疗属性,创造新价值空间。
(二)预防性服务市场扩容
口腔诊所从治疗机构向健康管理中心转型,通过提供洁牙、涂氟、正畸咨询等预防服务,与家用护理产品形成闭环。保险公司与口腔机构合作推出“护理保险”,覆盖预防项目,创造持续现金流。
(三)细分市场潜力释放
银发群体口腔护理需求激增,义齿清洁、牙周护理、种植牙后维护等产品和服务市场空间广阔。儿童市场因二胎政策放开和家长健康意识提升保持高增长,趣味包装、低氟配方、IP联名等产品深受欢迎。
(四)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材料在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可替换刷头、可降解包装、无氟或低氟配方等可持续产品进入主流视野。企业通过绿色生产降低环境影响,提升品牌长期价值。
(一)聚焦三大黄金赛道
高端科技赛道:布局智能硬件(如电动牙刷、冲牙器)与生物材料(如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银离子技术)研发企业,把握技术创新红利。
专业服务赛道:投资连锁口腔诊所品牌,关注其标准化服务流程、数字化患者管理系统及异业合作能力(如与保险公司、企业合作提供员工福利)。
细分市场赛道:针对银发群体(如大刷头牙刷、温和配方漱口水)和儿童市场(如趣味包装、低氟牙膏)布局专用护理产品,通过精准定位实现快速突破。
(二)风险预警与应对
技术迭代风险:智能硬件领域技术更新快,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建议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及技术专利储备。
消费偏好变化风险:Z世代消费者对产品颜值、社交属性的追求可能推动行业风格快速转变。企业需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加强市场监测,保持研发灵活性。
如需了解更多口腔护理行业报告的具体情况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