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航空装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
是以飞行器研发制造为核心,涵盖航空器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供应、机载系统研发及航空服务保障的全产业链体系。这一行业不仅包括传统的飞机设计与制造,还延伸至航空材料、航电系统、飞行控制等高科技领域,成为江西省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支柱。江西航空装备行业正从“制造”向“智造”战略转型,通过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行业现状分析
江西航空装备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明显的集群优势。作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江西依托深厚的产业积淀,已发展成为我国教练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研制的重要基地。全省拥有航空企事业单位数量庞大,构建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从运营服务到人才培养的完整产业链条。
市场结构多元化发展。江西航空装备市场已形成军用与民用、整机与部件、产品与服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在教练机领域,江西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国际市场;在直升机领域,民用AC系列直升机在应急救援、医疗转运等市场表现突出;无人机领域,工业级无人机在消防、巡检等场景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江西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客机项目,成为C919等机型的重要供应商。
二、产业链与市场深度剖析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显示,江西航空装备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上游涵盖航空材料、机载设备等基础领域;中游以飞行器制造为核心,包括设计、集成、总装等环节;下游则覆盖运营支持、维修服务、人才培养等后续市场。这种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使江西能够在航空装备领域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和抗风险能力。
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航空产业发展,先后出台《江西省“十四五”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西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特别是“1269”行动计划的实施,将航空产业列为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明确了到2026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创新,为通航装备和无人机产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江西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组建航空产业创新联合体,整合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资源,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江西还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航空技术成为新增长点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显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航空装备迎来发展机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将成为江西航空装备产业的新增长点。氢燃料电池、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绿色推进技术研发应用步伐加快,推动航空装备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轻量化材料、绿色制造工艺的应用,将促进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提升产品环境友好性。
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深化
航空装备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将持续深化。复合材料、特种金属等新材料的应用,将提升装备性能并减轻重量;5G、卫星互联网等通信技术与航空装备的融合,将推动“空中互联网”发展。通用航空与旅游、物流、应急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拓展航空装备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江西航空装备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条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江西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实现从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的新跨越。未来,随着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生态日益完善,江西航空装备行业将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努力,江西航空装备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版图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同时本报告还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