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是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原材料,其结构复杂、生产工艺流程多,被誉为光学行业的“芯片”。作为显示技术的核心要素,偏光片使图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和被看到,终端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商用显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
作为液晶面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偏光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深刻影响整个显示产业。近年来,我国全面推动和引领偏光片产业产能规模、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创新升级,产业的全球地位不断提升。
偏光片全称偏振光片,是将一般不具有偏极性的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光学组件,其作用是控制光束偏振方向。在液晶显示中,偏光片主要起到光开关的作用,负责将光源发出的散射光线转变为偏振光,加上液晶分子的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通过与否的作用,从而控制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形成明暗产生显示画面。
偏光片作为显示面板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其市场未来供需状况和成长性与TFT-LCD面板市场息息相关。随着包括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终端市场的增长,以及新型应用市场如穿戴式产品、智能家居等的迅猛发展,均带动了偏光片市场需求的增加。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上游原材料,对于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液晶面板成本结构中占比10%左右。显示面板需求的不断增长带动了偏光片产品的快速增长。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将长期稳定在90亿美元左右。
数字化时代到来之际,屏幕成为每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随着显示面板和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我国偏光片需求量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偏光片需求量达3.6亿平方米,市场规模达59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偏光片市场规模将超70亿元。
中国LCD面板产能占比、中国OLED面板产能占比已经分别超过了对应全球产能的70%、40%,但偏光片国产化配套产能仍然有较大缺口,特别是高端笔记本、手机、车载等领域,基本依赖从国外厂商进口。
尤其是车载领域,根据CINNO Research调研报告显示,车载显示用偏光片的国产化率仅为3%。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偏光片是新型显示最重要的核心主材之一,对于显示性能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偏光片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
2024年,偏光片保护膜订单如雪片飞向华蓥山。四川普利司德公司进入“机器不停、人员倒班”的生产模式。
目前,四川普利司德公司厂房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已建成涂布、分切、制管30条生产线。30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胡云介绍,预计2024年偏光片保护膜可突破3亿元销售额。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对续航及快充的追求,硅基负极、4C乃至6C快充也受到关注。杉杉股份对新技术方向的布局同样领先。2023年,杉杉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在宁波开工。快充方面,杉杉负极动力类快充4C产品实现规模化供应,消费类5C快充产品实现批量出货,6C产品已送样验证。
另外,尽管国内负极材料供大于求,但海外负极材料却存在较大缺口。据鑫椤资讯统计,至2025年海外电池规划产能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量为216.6万吨,而截至2023年12月,海外负极材料的规划产能为52.77万吨,仍存在较大缺口。
想要了解更多偏光片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