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会展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混合模式的展会将成为未来趋势,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参展方式。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活动、大中小型会议、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
2024年,全球会展行业在经历疫情的冲击后逐步恢复。尽管疫情对会展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但自2022年以来,行业开始步入恢复轨道。截至2023年,全球共举办约3万场专业贸易展览会,参展商约440万家,参展观众约2.8亿人,显示出会展行业的强大生命力和恢复能力。
欧洲地区是全球会展业最发达的地区,其中德国被称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欧洲和亚洲是全球会展展馆容量最大的两个区域,占比分别达到37%和36%。具体到国家,中国在会展展馆室内净展览面积上排名全球第一,共1240万平方米,其次是美国和德国。全球会展业的领先企业包括英富曼、智览、励展博览、智奥会展、法兰克福、巴塞尔等,这些企业多来自欧洲地区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2023年,中国举办经贸类展会3823项,总展览面积为1.41亿平方米,经贸类展会数量和面积相比2022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且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从展览数量来看,小型展会和中小型展会快速恢复,项目数量均超过2019年水平。从展览面积来看,不同规模展会面积均超越2019年水平或与2019年水平基本持平。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举办经贸类展会项目最多,共2678项,占国内经贸类展会总数的68.26%。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各有一定数量的展会举办。前五大行业展会数量占比达63.4%,展览面积总占比为64.2%。排名前五的展会类别分别为工业与科技、房屋建筑、装修及经营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日用消费品及居民服务、食品、酒饮及酒店服务。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中国会展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兰生股份、米奥会展、振威会展、汉商集团等,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中国会展行业也开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展览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中国政府对会展行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行业发展。这些政策旨在引导展览行业走向规范化,并促进其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和虚拟展会将成为会展行业的重要趋势。虚拟展会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全球观众可以轻松参与,还降低了参展成本,提高了参展效率。未来,会展行业将更多地利用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好的体验。数字化展览服务将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云端线上空间,通过应用数字工具,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深度合作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会展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据预测,全球会展行业的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亚太地区作为全球会展行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其会展行业的发展前景尤为广阔。综上所述,会展行业市场未来将呈现数字化、绿色化、个性化、专业化、全球化和安全化的发展趋势。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会展行业将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